酒廠介紹
余市蒸餾廠
余市蒸餾廠創立於1934年,位在余市河畔,這裡是當初日本威士忌之父 - 竹鶴政孝在日本找到氣候最接近蘇格蘭高地的地方,該區域擁有冷涼的氣候、適宜的濕度、清新的空氣和純淨的水,滿足他對理想威士忌的所有條件。
余市蒸餾廠的平均溫度在8°C左右,當地也擁有品質非常頂尖的水源 - 來自余市河流的地下水來製作威士忌,余市所產的威士忌是100%的麥芽威士忌。
泥煤是余市威士忌裡面的重要元素,酒廠裡面基本上所有的威士忌都有泥煤 (從輕泥煤4ppm至重泥煤40ppm皆有),過去所有酒廠的泥煤都是使用當地的泥煤,但隨著酒廠的產量不斷擴增,目前大部份的余市泥煤還是需要依賴國外進口,僅有少部份的泥煤威士忌是透過當地的泥煤產出 (通常是教育訓練、節慶、或者部份酒廠限定版)。
余市蒸餾廠的最大特點就是依然保持著最傳統的煤炭直火式蒸餾法,此方法全世界目前只有余市蒸餾廠有使用,目的是為了加熱至非常高的高溫 (高於1000℃) 來製造威士忌。為了保持整體的火力適中,必須有專業師傅以一定的技術來控制溫度,此法不但困難、效率低落,甚至還很耗費成本,但卻能賦予余市威士忌獨特的強烈飽滿的風味。
在威士忌的熟成過程中,水份透過蒸發從桶中流失,在乾燥炎熱的條件下更快,而余市的氣候全年寒冷,因此威士忌熟成得很慢,這也使余市更能吸收橡木桶的個性,而這些橡木桶也在熟成的期間吸收了來自日本海的海風,而這股海風在漫長的熟成過程中滲入威士忌中。因此,余市單一麥芽威士忌具有淡淡的鹹香和煙燻泥炭香氣,後者源於烘乾麥芽的泥煤。這些特性使得余市單一麥芽威士忌與海鮮和煙燻食品都能搭配的天衣無縫。
宮城峽蒸餾廠
在創建余市蒸餾廠後,竹鶴政孝期望通過擴大威士忌的多樣性來使他的調和威士忌更豐富、層次更複雜。在尋找第二座蒸餾廠地點時,他發現了一個被山脈環繞的美麗霧氣山谷,位於兩條清澈河流的交匯處。在親自品嚐這條河川中的水質(河流名稱為日川Nikkawa River,現在成為了水源)後,竹鶴政孝立即決定在此建立蒸餾廠,該年即是1969年,宮城峽蒸餾廠從此誕生。
宮城峽的平均溫度為10°C左右,酒廠的佔地面積大約為余市蒸餾廠的1.5倍,原因是除了麥芽威士忌以外,宮城峽蒸餾廠更透過科菲蒸餾器來製作穀物威士忌。
位於宮城峽的蒸餾廠與余市在氣候、環境以及所使用的設備上都有所不同。威士忌原酒主要分為兩種:以大麥麥芽為原料的「麥芽原酒」和以穀物為原料的「穀物原酒」,這兩種原酒是通過不同的蒸餾方法製作而成。
雖然余市和宮城峽的麥芽原酒都採用了「壺式蒸餾器」進行蒸餾,但余市使用的蒸餾器為洋蔥型,且林恩臂是向下的,這種透過燃燒煤炭進行的「煤炭直火蒸餾法」自創立以來一直保持不變。相比之下,宮城峽則使用鼓球型的壺型蒸餾器,其林恩臂是往上,這樣做的目的只有最輕的氣體分子才能暢行無阻,較重的氣體分子則會回流,所採用的蒸餾方法為「蒸汽間接蒸餾法」,這種加熱最高只會到130°C,透過這兩種方法做出來的宮城峽原酒會更輕盈。
宮城峽的風格與余市有著顯著的不同。宮城峽的威士忌通常帶有果香,口感柔和,易於飲用,且風味醇厚。由於受益於宮城峽溫暖的氣候和郁郁蔥蔥的自然環境,即使是不太習慣喝威士忌的人也能輕鬆享受到這種清爽的原酒。
除了麥芽威士忌之外,宮城峽還擁有兩座生產穀物威士忌的科菲蒸餾器,科菲蒸餾器是一種古老的柱式/連續式的蒸餾器。這是一位愛爾蘭的發明家艾尼亞斯·科菲(Aeneas Coffey)在1830年申請專利 (1831年批准) 並且使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科菲蒸餾器在獲取酒精方面效率不高,操作困難,但卻能有效的保留原料的甜味及質地豐富的酒質。
目前宮城峽蒸餾廠的兩座科菲蒸餾器第一台於1963年安裝,然後第二台於1966年安裝,目前酒廠的人對於使用這兩座蒸餾器已經擁有超過60年的經驗,目前也可以透過精確的控制來獲得理想的原酒,也透過這兩座蒸餾器,才有國際上享受美譽的COFFEY科菲系列相關產品。